西安市2020年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加盖除臭
发布时间:
2018-11-22 16:51
来源:

过去提起污水处理厂,很多人的印象是:曝气池和污水处理车间散发的阵阵臭味令人不适。诚然,随着西安城区不断向东南西北延展,原来处于城郊的污水处理厂已逐渐被城市建筑所包围,因部分污水处理厂建厂较早、未考虑除臭设施,已对城市容貌、周边群众生活及治污减霾产生了一定影响。但近年来,西安市不断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加盖除臭工作,给新旧污水处理厂“戴上了帽子”,将气体收集无害化处理,进一步提升厂区周边环境和城市水环境质量。
老厂“戴帽” 提升周边环境
“刚搬到小区时,每天看着窗外的污水池中翻滚的污水,心里肯定会觉得不舒服。现在旁边的污水处理厂有了加盖,在污水处理厂居民开放日参观时,我还了解到生产的气味也得到了收集,居住环境舒心多了。”在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附近居住的铭城国际社区居民陈先生说。2014年起,西安市开始分步实施污水处理厂加盖工作,当年投入1.2亿元,在一污二期、二污二期等居民集中区开展除臭加盖试点工作,将污水处理厂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在一污二期记者看到,厂区污水处理基本做到了全封闭运行,闻不到任何臭味。加盖除臭对于在厂区工作的员工来说,工作环境也比以前好多了。“污水处理厂臭气的源头是生物反应池。”西安市污水处理监督管理中心主任叶文龙告诉记者,目前通过加盖已经看不到污水翻滚的场景,再通过气体收集,几乎闻不到任何气味。
“一污二期、二污二期两个工程是西安市污水处理厂加盖除臭示范工程,我们对厂区产生臭气部位通过上面加盖‘戴帽’、周边封闭,利用管道将臭气收集,利用生物媒过滤的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叶文龙告诉记者,一污二期的加盖每小时臭气处理能力达到19.2万立方米,每天可减少硫化氢、氨等有害物质排放160公斤,将会大大改善周边的环境。
新厂前瞻 净化空气减排放
2016年8月,经开草滩污水处理厂产水泵正式出水。这座年轻的污水处理厂与其他“老厂”不同,该污水处理厂在建设规划时就设计了“戴帽”工程——生物反应池、污水处理沉淀池、过滤池等设施均被圆柱形水泥外墙所覆盖,厂区不远便是美丽渭河,污水处理厂建设在此毫无违和感。
“厂区内污水处理环境做到了全封闭运行,在厂区外基本闻不到任何臭味。污水处理厂周边地区空气质量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全市治污减霾工作进一步推进奠定基础。”叶文龙说。
厂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加盖之后通过管道将区域内的臭气集中再处理,利用生物除臭等过滤的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基本做到了厂区内外无臭味散发。如此做法不仅有利于工人身体健康,更能减少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一厂一策 3年时间完成加盖除臭
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污水处理厂建设,积极组织城区各污水处理厂召开城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化提标改造和加盖除臭工程会议,推进工程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进行。
截至今年9月底,西安市已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共30座,投运23座,调试7座,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95.1万立方米/日,其中:城九区处理能力达到283万立方米/日,县城处理能力达到12.1万立方米/日。服役多年的老厂在加盖除臭的同时,也运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提标改造,让城镇污水被净化得更加彻底后在汇入江河。
下一步,按照《西安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化提标改造和加盖除臭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要求,采取“一厂一策”的原则,西安市到2020年将完成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加盖除臭工作,出水水质达到地表准Ⅳ类水质标准。同时,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化提标改造和加盖除臭工作,提升西安市水环境质量。
(来源:西安日报)
相关附件
